高雄對我來說有點熟又不太熟

主要是好朋友住在高雄,每次到高雄的時候,總是短暫停留一天吃吃喝喝看看夕陽就這樣結束了

這次到高雄停留了兩天,也是托公司至日月潭旅行的福,才能順便下高雄

恰巧好朋友要回高雄,因此決定到他家叨擾,省下住宿費外也請他帶我到處玩玩走走

 

由於好朋友在我從日月潭下高雄的那天晚上要先跟家人去吃喜酒

所以先去好同事家打擾幾個小時,她帶我來到他家附近,從小吃到大的紅茶店

說是紅茶店,其實看招牌:午茶、餐點、便當(?)什麼都有賣

所以我又來這裡吃了....鍋燒意麵  (到哪都要吃這個....我真的好適合來南部生活)

IMG_2125.JPG

稍晚又到同事家坐坐,等好朋友吃完喜酒來接我,好朋友家是透天厝,暫睡他妹妹的房間

隔天的行程是要去旗山與美濃逛逛

南部天氣就是如此晴朗無雲,難怪從南部北上工作的同事經過這麼久還是很不習慣台北濕冷的多變天氣(還有冷漠的台北人)

旗山老街,說實話這是一條令減肥之人避之不及的老街,我還是一腳踏進來了,就跟著一路吃吃喝喝吧!

旗山車站前

 IMG_2135.JPG

舊旗山車站 門前種植著旗山名產-香蕉

 IMG_2133.JPG

車站大廳已經改為小型展覽場

IMG_2131.JPG

以前的站長休息室,小小的,不大 讓我想起三合院的房間

IMG_2132.JPG

一旁有販售紀念品的土產店   我覺得這個好環保喔

IMG_2146.JPG

也可以考慮租單車逛這小鎮

IMG_2127.JPG

香蕉雪糕與藍天非常的匹配

IMG_2141.JPG

車站附近有建於日治昭和十六年(1941)的木製輾米場可以看

碾米廠有分為南、北兩棟,南棟為稻榖的進貨與儲藏空間,但因為週日沒開門,所以我只好將相機伸入圍牆內,據說大部分機具均自日治時代初建後即使用至今

碾米廠的屋頂是硬山式,可以有效阻隔火災

IMG_2142.JPG

不高的圍牆,讓我當時興起爬進去的想法....(千萬不要這樣做!!!)

IMG_2143.JPG

再回到旗山老街,朋友說這間臭連茂豆腐店非常有名   酥酥脆脆配上清爽微酸的泡菜  不錯

IMG_2147.JPG

當我們邊吃臭豆腐的時候,看到對面的這小攤子  好古早味

鑑於攤子看起來破舊or 古早味=好吃的愛吃鬼直覺下  於是我們決定下一攤就是它

IMG_2148.JPG

看起來平常是阿嬤在賣,假日兒子與孫子一起來攤子幫忙

IMG_2150.JPG

原本想吃米苔目,但賣完了。改點手工湯圓,五粒大湯圓完全擊倒我

朋友點的乾麵也不錯!!獲得他的讚賞(朋友在吃方面很挑剔....)  重點是,不貴!!

IMG_2152.JPG

沿著老街走,我們來天后宮看一看

旗山天后宮建於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17 年,距今約 191年歷史, 旗山人稱為『媽祖廟』

許多著名的小吃攤就是從這裡開始發跡,也是當地居們信仰、精神等活動中心,是三級古蹟

▼牌樓

IMG_2154.JPG

由於天后宮整修中,因此媽祖先暫居鐵皮屋(牌樓後方)

IMG_2159.JPG

看得出來是公還是母呢?

IMG_2155.JPG

看完天后宮,走回老街的路上看到價格非常便宜的30年黃家純手工饅頭包子店

但如同招牌所寫的''小''饅頭  朋友買了兩大袋當隔天早餐吃,很彈Q的饅頭,讓不愛吃饅頭的我都不禁吃了好幾顆  推薦黑糖口味

購買的人絡繹不絕

IMG_2160.JPG

整修中的天后宮

IMG_2161.JPG

不要懷疑,整條旗山老街可以一直看到巴洛克式的建築外觀

順帶一提,這張照片黃色招牌的阿婆香雞排,在地人大推薦!!!

(還好沒開,不然我沒吃到會很嘔)

  IMG_2163.JPG

為什麼要拍農會?旗山這個地方是以出口香蕉著名

1960年代,台灣香蕉佔日本市場80%,出口值佔外銷的1/8 替台灣賺取大量外匯,因此旗山鎮農會與信用合作社的存款數曾占全台灣第一。

旗山農會是見證這地區的經濟代表性的指標建築

IMG_2166.JPG

枝仔冰就是從這裡發明出來的,舊旗山車站賣的香蕉雪糕在這也吃的到

IMG_2169.JPG 

武德殿是日本時代的產物,興建於於1920年,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是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了訓練警察武術,擴張警察勢力,發揚武德精神,因而在南北兩地蓋了許多武德殿,至台灣光復後,多數日據時期留下的歷史建築陸續被拆,旗山鎮上的武德殿初期由警察局管理,後交鎮公所管理

▼武德殿門前的拱形走廊   別有一番風味

  IMG_2177.JPG

▼民國83年大火將武德殿燒毀,這是民國89年,重建的武德殿,目前由民間經營

IMG_2173.JPG

這棟建築物,充滿了許多圖形元素...雖然一堆箱子,還是不禁拍了下來

IMG_2183.JPG

再度回到老街上經過疑似四合院的建築物,稍微佇足了一下  

外觀已經被鐵皮與花花綠綠的招牌遮掩起來了

IMG_2184.JPG

▼這算私闖民宅嘛?

IMG_2185.JPG 

完全就是四合院的規格

IMG_2186.JPG  

▼後面還有,但我不敢再往裡面走了

IMG_2187.JPG 

走了一段路,也有點口渴了,正巧看到不少人圍觀的這家店

老街上的朝林鮮果汁 

IMG_2191.JPG

楊桃杏仁露   如字面上翻譯:楊桃汁+杏仁露   據說楊桃汁是店家自行熬煮

(另外在老街上也有一家賣冬瓜茶的,在大門口煮冬瓜,有看到可以買杯喝喝看)

IMG_2193.JPG 

沒吃舊車站旁的當歸鴨,而是金紙店旁邊標榜30年老店,原本在媽祖廟旁的李家當歸鴨(←點我)

說真的,現在想起來有種銷魂的Fu (邊打網誌覺得好餓...流口水中)

IMG_2194.JPG 

許家  夏賣豆花冬賣湯圓  是在地知名甜品店  下午兩點才營業  朋友外帶回家孝敬父母

IMG_2195.JPG

美濃與旗山相隔不遠,而且說到美濃就想到客家紙傘

於是我們帶著飽飽的肚子與食物衝去美濃,但紙傘要去哪看?

幸好前往美濃的路上有'''美濃民俗村''的指標,就先來這裡吧~

美濃民俗村是廣華興紙傘廠負責人曾啟華先生,將這些特色與介紹美濃的人文地理、生活習俗及豐富的旅遊內容結合在一起,讓更多的人對美濃鎮有所認識,於是將鎮上各產業精英結合創立了美濃民俗村。這裡不用門票還有免費停車場,是個適合全家大小遊玩的一個點

入口處左右邊各有一棵百年茄苳樹,右邊有兩個大水池:牛車輪流泉-池裏有荷花、睡蓮、水芙蓉等三種水中植物。石磨流泉-池內有漂亮的錦鯉。沿著路進去,一旁滿是販售客家小吃與擂茶與客家伴手禮的店家。最裡面則是紙傘部門

映入眼簾的整棟建築是為美濃客家祖堂模式

IMG_2215.JPG

二樓中間為村長曾家祠堂(魯國堂) 裡面也是DIY紙傘的小教室

IMG_2199.JPG  

▼一樓可以看到製作紙傘的過程

IMG_2196.JPG

▼從二樓俯瞰,園區不大

IMG_2197.JPG

▼園區後方廣大的農地

IMG_2201.JPG

▼沒有高樓大廈的遮蔽,可以看到遠處的山

IMG_2202.JPG

▼一樓日月噴泉旁種著我叫不出來的小花草

IMG_2213.JPG

寫Blog的時候發現,還有美濃原鄉緣紙傘文化村  下次有機會再去看看吧,我想看紙傘海

朋友說他隔天要去東港東隆宮拜拜,跟屁蟲的我當然要跟去

東隆宮的主神王爺是溫府千歲原名溫鴻。唐朝貞觀年間,李世民微服出遊,遇險困危,溫鴻捨身救駕,功居其首,皇帝賜他進士出身,當時救駕者有三十六人,也一併賜封進士,且與他們義結金蘭。溫鴻之後被任命為山西知府。當時鄰近地方賊寇作亂官兵出剿不成,也拿他沒辦法,最後皇帝派溫鴻統領軍隊討伐,沒想到舉兵直搗賊穴,大功告成。因此國泰民安,被策封王爺。

太平盛世,三十六進士奉旨巡行天下,宣揚大唐德威。一次乘船出巡不幸在海上遇險,三十六人全部罹難無一倖免,據當時幸運生還的水手與侍從目睹,三十六進士喪生之時,有聞仙樂飄奏,海上即時呈現一片祥雲紫氣,世人認為溫鴻之死乃解脫而成神,貞觀皇帝得聞此一訊息,痛失功臣之餘,復信其成神之說,乃追封「代天巡狩」,頒旨全國建廟奉祠春秋致祭,敕封永享人間香火,並下旨建巨舶,名為「溫王船」,內奉溫王爺及其結義兄弟之神位,於清醮畢送入海中,王船上有禦書「遊府吃府,遊縣吃縣」八字,敕告天下,凡溫王船所到之處,百姓府官一體奉迎,均應殺豬宰羊設祭,大事供祀,以慰溫王在天之靈。這是王船的由來。

溫王耶成神後,常在閩浙沿海地區顯靈,福建的泉、漳二州,對於溫王爺在海上顯靈護航之事,皆耳熟能詳,人人稱頌。臺灣早期因地廣人稀,溫王爺未曾在台出現,直到明、清兩代,移民渡海來台者日眾,出海的漁民恆以溫王爺為其精神之所寄,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東港地區設置巡檢署,福建泉、漳兩州人士定居東港時均奉祀溫王爺以保平安,迄康熙四十五年(西元一七0六年),距今近三百年,東港海岸上發現神木漂來,神靈顯示溫王想在臺灣定居,東港居民相信王爺是為地方造福,興隆有望,將神木興建溫王爺廟,名為「東隆宮」,此即臺灣溫王信仰肇基之始。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金光閃閃的牌樓  門前搭著明華園的戲棚

IMG_2240.JPG

燒王船的祭典是每三年舉行一次,祭典前第二年會建造豪華又威嚴的王船。王船現在很美的停放在廟裡,今年有機會可以來這裡看燒王船

放置王船的地方

IMG_2241.JPG

▼做的非常精美 船上還有小人,栩栩如生

IMG_2238.JPG

IMG_2239.JPG

▼正殿 朋友每次來這裡都會抽籤

IMG_2242.JPG

其實我只是來看看全台最大的東隆宮(靠海的地方也會有)但沒想到我吃到全台最好吃的草莓冰

▼就是在正殿旁邊的小店

IMG_2243.JPG

▼店裡面不是很起眼

IMG_2233.JPG

▼牆上貼著價目表 對當地人來說應該算貴,但跟台北比  算還好

IMG_2234.JPG

▼桌上的價目表種類更多圖片更豐富

IMG_2232.JPG

結果我們點了老闆要在冬季販售的蜜糖吐司,厚片土司挖洞,老闆用水果與清爽的自製冰淇淋。與台北有名的蜜糖吐司膩到不行的口感比起來,清爽太多了!!!!尤其是這土司烤的脆脆的,冰還沒融化我們就快吃完了!!!

▼令人銷魂的蜜糖吐司,讓我在東隆宮遇到它!!!!

IMG_2235.JPG 

寫到這裡完全想不出來要用什麼比較有文學氣質的語句或詞藻來做個完美的ending 這篇完全就是個食記咩!!

好吧,就當做是個食記好了,那在這張完美的蜜糖吐司中結束也算是個最好的結局囉

個人感想是,我還想再去旗山買吉美香蕉蛋糕。C子說這是她心中的夢幻蛋糕,然後我居然錯 過 了!!!

高雄,你給我記著,我下次再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トマ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